拦婚车讨要红包的习俗原本是一种民间习俗,寓意一起 “沾喜气”。为了不破坏喜庆气氛,一般主家会象征性地给予一些红包或香烟,双方皆大欢喜。然而,近年来,这一习俗逐渐变质,部分老人倚老卖老,甚至组团拦车,索要高额红包或香烟,不给就撒泼耍赖,甚至破坏婚车财物,演化成敲诈勒索揽财行为。
五一长假,结婚的人也挺多,视频显示一家婚车被一个男老人拦住了讨红包。如果仅仅是拿包烟拿上10块钱红包也就罢了,但是老人张口就要一条烟,要几百块钱红包。男老人正拦在婚车前面,准备耍赖时,路过执勤的特警,从车底下来远远的一声吼,拿手指头指一指,老人赶快站在路边。有没有可能这个老人以前被打击过呢?感觉还蛮懂法的呢!
但是在另外的场景中,如果没有特警正好路过,可就不一样了。2023 年五一期间,某地婚车被一名老人拦下,索要一条香烟和 500 元红包。被拒绝后老人直接躺在车前,导致婚礼延误。类似事件屡见不鲜,甚至还发生老人故意掰掉婚车上的小金人,或者踢坏倒视镜,行为极其恶劣。
展开剩余65%对待这种借着所谓传统习俗 “沾喜气” 演变为借机敛财,真的没办法了吗?近期老人拦婚车讨要红包的现象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,从最初的甚至演变成撒泼耍赖、破坏财物等恶劣行为。这一陋习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,也给新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。现在随着执法力度加强,终于迎来了法律的严惩。
例如在2023年,某地一名老人拦婚车索要红包被拒绝,老人躺在车前撒泼。警方后来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,对老人处以行政拘留 5 日的处罚。2023年某地某地 3 名老人组团拦婚车,老人踢坏婚车倒视镜。最终警方以寻衅滋事罪对 3 名老人处以行政拘留 10 日,并罚款 500 元。
在山东枣庄法院,针对72岁王某3年强索婚车红包127次,涉案金额14.8万元,最终判决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。在2022年,某地一名老人拦婚车,直接掰掉劳斯莱斯婚车上的小金人,最后警方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对老人刑事拘留,法院判处其拘役 3 个月,同时法院判决子女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。
其实在这背后,是有着灰色产业链的。山东警方审讯数据发现,职业拦车老人旺季日赚800-1500元。他们向婚庆公司支付“信息费”,每单50元,这样谁家结婚他们都能及时知道,过去要钱要物了。在河南某县有着7个“婚闹家族”,年总收益超300万元。
那么按照法律,其实早已有着法律进行约束了。如果情节轻微,属于扰乱公共秩序,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。如果情节严重,可以按照《刑法》第二百九十三条,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、占用公私财物,情节严重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也可以依据第二百七十五条,故意毁坏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。
然而,拦婚车现象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,尤其是农村地区,部分老人法律意识淡薄,认为 “法不责老”,继续铤而走险。对此,执法部门仍需加大打击力度,同时加强普法教育。
发布于:上海市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